理论前沿
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意义及要求孙左娜;任巧华;1-3
从马尔库塞“虚假需求”看当代需求异化的治理邱蝶;4-6
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探析郎曙光;7-9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环境优化策略探析邓婷;10-12
新时代对于增强文化自信的研究李玉婷;13-15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及路径孙佳丽;16-18
党建理论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现状黄凤;19-21
百年党史时间域中人民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与当代境遇朱佳佳;22-24
应用革命文化博物馆从事高校思政教学模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张翔兮;25-28
思政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胡桂萍;29-32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内容与策略探索——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韦玮;33-36
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刘婷;苏蔓;37-40
“大思政”背景下《jQuery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赵小华;41-44
软件测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张青青;45-48
慕课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探索杨瑞容;49-51
跨学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升研究李林青;52-54
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孙鹏;55-57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新疆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教学改革途径研究薛慧;58-60
“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覃海芳;61-6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唐玉杰;姜海东;64-66
新时代社区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培育路径蒋丹兴;67-69
论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合唱活动的实践意义李晔;徐光庆;70-72
人文素养与文史艺术
故事形态学在中国大陆的接受与研究赵子涵;73-76
儒家“富而好礼”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侯文莉;77-80
论儒法斗争及其影响惠天;81-83
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审美教育研究毕赫;84-86
老年人阅读需求分析——以辽宁省部分城市老人为例于浩;王思琦;郝倩倩;郝雨晴;高铭;87-89
人才教育理论
减负增效视域下: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实践研究谭志强;90-92
技术发展视角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寇燕;93-95
“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日语教学改革牛世峰;96-98
教学改革中对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探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董潇;99-101
健康与安全
探析《学前心理学》中“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唐静;赵磊;陆珊珊;徐漫玲;沈张婷;102-105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突发公共危机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朱韵洁;106-108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周凌云;109-111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问题郭隽馥;高霞;丛培玮;苗兰英;112-114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陈婉鹤;谢巍;115-118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校资助育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祝扬扬;李浩;119-122
关于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协同参与社区治理调查现状情况分析——基于常州市域内社区治理及人居环境调研陈涛;英莉;123-125
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基于优慕课的公选课《影视作品里的中药》教学设计与实践臧艺玫;秦雯;初航;韩平欣;126-12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实践与创新研究郭亮;130-133
激发统计思维,提升统计素养——以频率直方图与折线图统计教学案例为例张乐;张卫平;134-137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宋爽;138-141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初探任永辉;142-144
激励视角下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研究王刚;145-147
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究侯兆君;148-150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资助工作渗透感恩教育的作用分析朱文华;151-153
高等艺术院校师德考评体系探析李欣;154-157
2004年与2018年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对比研究苏红;158-160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主要问题及质量提升研究彭广生;孙云龙;161-163
行业资讯
高校图书馆构建地方特色文化服务平台的探索黄楠;164-168
镇江市志愿者与社会组织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路径研究高亮;169-172
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风险的特征与应对——福建省福州市为例万丙晟;173-175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舆情引导实践与研究——以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订阅号为例张岚;王延;176-178
高校图书馆培育工匠精神加快流通服务转型——以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提升流通服务能力外包为例方燕;于明梓;179-181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综述巩鑫;182-184
《才智》杂志社征稿启事185